媒體資訊

  • 20231130003860.jpg

    能高大圳興建微水力發電 年發電量可供1000個家庭用電

    能高大圳將仁愛鄉北港溪上游的九仙溪的豐沛水源引至埔里,灌溉面積廣達2500公頃,未來水力發電年發電量可供1000戶家庭用電。(楊靜茹攝)


    農田水利署配合中央再生能源政策,評估南投縣埔里鎮灌溉系統之一能高大圳水量豐沛,利用瀑布高低落差推動小水力發電工程,29日舉行動土典禮,預計2024年底完工運轉,預估年發電量約400萬度,可供應約1000個家庭用電,減少近2000噸的二氧化碳排放量。

    農田水利署指出,能高大圳是埔里鎮重要的農業灌溉水源,日據時期、1965年動工興建,歷時7年完工,利用長約15公里的引水隧道,將仁愛鄉北港溪上游的九仙溪的豐沛水源引至埔里,平均年供水量5000萬噸,灌溉面積廣達2500公頃,還是當地人夏季觀瀑消暑好去處,如今將利用瀑布高低落差推動微水力發電工程。

    埔里鎮公所指出,能高大圳除了農業灌溉與觀光,如今又多了水力發電,農水署利用能高大圳東幹線近50公尺高低落差的地理條件,推動微水力發電計畫,引進日本微水力技術及維護管理制度,採用橫流式水輪機,克服枯豐期流量劇烈變化問題,同時利用電動閘門進行流量智慧調控,兼顧發電與農業灌溉。

    農水署估算,能高大圳枯水期發電量349瓩(kW),豐水期達490瓩(kW),預計於2024年12月完工運轉輸出電力,年發電量約400萬電度(kWh),可供應約1000戶家庭用電,並可減少1980公噸二氧化碳排放量。

    資料來源:能高大圳興建微水力發電 年發電量可供1000個家庭用電 - 生活 - 中時 (chinatimes.com)
    more
  • 00358247.202311291615900977m.jpg

    農田水利小水力再增新兵 能高大圳東幹線小水力發電工程啟動

    (中央社訊息服務20231129 17:36:45)農業部農田水利署(下稱農水署)配合政府再生能源政策,積極推動農田水利設施設置小水力發電。今(29)日該署位於南投縣埔里鎮「能高大圳東幹線小水力發電系統建置計畫」(下稱能高大圳小水力)舉行開工動土典禮,由副署長林國華、南投管理處處長林柏璋、霖全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戴佳均、水律能源股份有限公司執行長陳谷汎、日本小水力發電株式會社(JSH)代表半田宏文及地方人士等出席,本案電廠完成後將可有效善用農業小水力綠電,促進再生能源發展。

    農水署表示,該署南投管理處在不影響農業灌溉輸水功能前提下,利用能高大圳東幹線近50公尺之水流高低落差,透過水輪機與發電機等裝置,將水流動能轉換為電能,枯水期發電量349瓩(kW),豐水期達490瓩(kW),預計於113年12月完工運轉輸出電力,年發電量約400萬電度(kWh),可供應約1,000戶家庭用電,並可減少1,980公噸二氧化碳排放量。

    農水署進一步說明,能高大圳小水力案係透過公平、公正、公開評選程序,由霖全能源股份有限公司辦理此一小水力發電計畫。該電廠引進日本小水力技術及維護管理制度,設計採用下沉隱藏式設計融合地景。能高大圳東幹線枯水期流量約僅有豐水期的一半,電廠採用橫流式水輪機,可克服流量劇烈變化問題;同時利用電動閘門進行流量智慧調控,兼顧發電與農業灌溉。另能高大圳小水力吸引金融機構參與政府推動小水力綠能政策,成為全臺首件小水力專案融資案,電廠設施座落於農田水利設施與在地居民提供私有土地上,顯示小水力發電受到社會各界重視,公私協力合作開發模式日益成熟。

    農水署說明,該署已盤點適合設置小水力發電的潛力場址,並於112年10月公開資訊提供產學研界協助評估開發可行性,期透過公私協力共同合作運用農田水利小水力發電分散化、在地化的特性產生潔淨能源,除可併入電網統籌調度,亦可就近提供電力供當地使用,成為推動綠能與綠色公民實踐場域,促使農業、環境與能源共生共榮。

    資料來源:農田水利小水力再增新兵 能高大圳東幹線小水力發電工程啟動 | 蕃新聞 (yam.com)
    more
  • 6567040dcd37d1.jpg

    落實淨零排放!南投「農業小水力綠電」動工 1年發電量400萬電度

    為了積極推動農田水利設施設置小水力發電,農業部農田水利署(下稱農水署)配合政府再生能源政策,推出「能高大圳東幹線小水力發電系統建置計畫」(下稱能高大圳小水力),並於今(29)日在南投縣埔里鎮舉行開工動土典禮,由副署長林國華、南投管理處處長林柏璋、霖全能源(股)公司董事長戴佳均、總經理張矅璽、水律能源(股)公司執行長陳谷汎、日本小水力發電株式會社(JSH)代表半田宏文、立法委員馬文君服務處、南投縣議會副議長服務處、埔里鎮福興里里長黃冠豪及地方人士等共同執鏟動土,工程正式開工,電廠完工後,將能夠有效善用農業小水力綠電,以達到環境永續發展,落實淨零排放。

    農水署表示,在保障農民灌溉用水,且對環境生態影響最小的前提下,利用能高大圳東幹線約有50公尺的水流高低落差,透過水輪機與發電機等裝置,將水不斷流動並轉換為電能。目前預估枯水期發電量為349瓩(kW),豐水期則可達490瓩(kW),預計在113年12月完工,並開始輸出電力,一年的發電量約400萬電度(kWh),可供應約1,000戶家庭用電,還可減少1,980公噸二氧化碳排放量。

    能高大圳東幹線在枯水期流量僅有豐水期的一半,因此電廠採用橫流式水輪機,這樣一來,就能夠克服水流量變化過大的問題,並利用電動閘門進行流量智慧調控,同時兼顧發電與農業灌溉。

    農水署強調,台灣地區山高、坡陡、流急,是能夠發展小水力發電的優勢條件,因此,農水署持續盤點適合設置小水力發電的地區,促使農業、環境與能源共生共榮,邁向2050淨零排放目標。


    原文網址: 落實淨零排放!南投「農業小水力綠電」動工 1年發電量400萬電度 | 生活 | Newtalk新聞 https://newtalk.tw/news/view/2023-11-29/898576
    Follow us: @Newtalk新聞 on FB | @newtalk_news on IG |  @NewtalkNews on YT
    more
  • IMG_20230901_160658.jpg

    流水轉電 永豐首度跨足小水力融資

     

    照片圖說:永豐銀行依循2050淨零政策持續創新綠色金融服務,上周五(9/1)攜手霖全能源領先業界首創小水力電站專案融資、提供建站資金。圖左為永豐銀行資深副總經理歐陽子能、圖右為霖全能源執行長張曜璽。
    資料來源:永豐銀行新聞中心
    https://bank.sinopac.com/sinopacBT/about/news-center/news/content/2023090401.html
    流水轉電 永豐首度跨足小水力融資

    【台北訊】永豐銀行創新綠色金融,本(9)月首度跨足小水力電站專案融資;永豐銀行資深副總經理歐陽子能表示,該案攜手霖全能源共同合作、成為台灣首例,設備位於南投埔里高大圳地區、裝置容量490 KW(kilowatt;千瓦),預計明(2024)年第三季併聯發電;小水力電站具備友善環境、分散化、在地化及24小時運轉等特性,有助提高能源自主[1];永豐銀行將持續攜手台灣小水力綠能產業聯盟及企業夥伴共同推展新興潔淨能源,逐步實現能源轉型及淨零目標。

    推展潔淨能源 建友善環境小水力電站

     永豐銀行表示,為協助企業打造潔淨能源系統,自去(2022)年起,陸續跨足地熱發電、儲能裝置融資等新興領域,其中,儲能裝置融資為全台第一;依循2050淨零政策,永豐亦領先業界首創小水力電站專案融資、提供建站資金。

     同時,歐陽子能表示,截至今(2023)年7月底,旗下融資合作的太陽光電裝置容量逾3.2 GW(Gigawatt;百萬瓩)、超越1.5座核能發電廠[2]。

    打造綠電信託安全交易 實踐綠能轉型

     永豐銀行表示,上(8)月陸續與傑傅能源、艾涅爾電力及台灣碳資產等售電業者合作導入綠電轉供電費金錢信託等管理機制;亦與南方電力、陽光伏特家、天能綠電等業者簽署相關合作,期許發揮金融影響力,建構便捷、安全的綠電交易網絡,促進綠電轉供交易市場實現及活絡,協助企業加速達成淨零目標,實踐「翻轉金融 共創美好生活 Together, a better life.」企業願景。

    - END – 

     

    [1] 資料來源:中央通訊社<蔡總統:小水力發電分散化在地化 引社區公民參與>。

    [2] 資料來源:台灣電力公司。以第三核能發電廠為例,合計裝置容量為1,902 MW(Megawatt;百萬瓦)、即1.9 GW(Gigawatt;百萬瓩)。
    more
  • 20230425 _1_-1.jpg

    BRAVO FM91.3 | 精選節目 | 趨勢大未來 | 20230425【碳中和特輯15─咦!什麼是「小水力發電」?】專訪水律能源執行長陳谷汎

    專訪連結:
    http://bravo913.com.tw/index.php?route=choice/program_detail_song&choice_program_song_id=25578

    李大華 - 20230425【碳中和特輯15─咦!什麼是「小水力發電」?】專訪水律能源執行長陳谷汎每一滴流水 ,都有發電的可能性。水律能源執行長陳谷汎將分享臺灣發展小水力發電的優勢,以及如何透過國產發電機組將流水轉化成綠能,在優化臺灣水資源的同時,也守護環境生態,與自然共好……
    more
  • 1680173396801-f367355aec894e3099343d049e31633c-800x450.jpg

    規模小又24小時運轉 專家盼「遍地開花」_Nownews

    https://www.nownews.com/news/6097477?utm_source=recommend&utm_medium=RWD



    ▲水律能源去年於宜蘭縣的安農溪裝設一台小型的示範教育水力發電機組。(圖/記者康仲誠攝,2023.03.15)
    近年來小水力發電成為新興的綠能開發選項,小水力的規模小、又是基載能源,因此專家認為,小水力的開發思維,適合作為各地獨立分散的小電廠,在地發電在地使用,「遍地開花到處都會有這樣的小型的小水力電廠,作為當地的再生能源使用。」
    記者甘庭嘉/專題報導
    2023-04-03 09:30:00|2023-04-03 12:20:58
    台大水工試驗所助理研究員劉宏仁長期投入小水力的發展。他指出,只要有水源,「就可以想辦法去開發成我這個社區甚至我個人適用的一種再生能源」,讓居民產業有更多元的電力來源。

    「中心思想就是,小水力是一個24小時、隨時可以供電的一個地方性的再生能源」,劉宏仁表示。這句話裡的關鍵詞,除了24小時之外,還有一個是「地方性」。
    劉宏仁說,在能源轉型的框架之下,未來的產業大廠可能都會搭配一個小型的再生能源電廠供應廠區用電,社區也有可能會有小型的綠電廠,在歐洲許多國家類似的模式已經走得算成熟,但是台灣還在能源轉型之初,「所以我們面臨的就是先有觀念,那後續可能再有一個示範電廠,那慢慢地往下走,大家才會知道說,有這個小電廠在我們家或在我們廠區在我們社區是很不錯的一個選擇。目前還沒看到,因為我們還沒辦法想像。」
     


    ▲台大水工試驗所助理研究員劉宏仁。(圖/記者康仲誠攝,2023.02.09)


    學者抱持著對小水力的憧憬,而小水力也者則實地在地方上試驗,雖然目前還未有由民間業者自發、利用河川來進行商業型的小水力電廠運轉,水律能源執行長陳谷汎透露,他們手頭上已有多達50個以上的案廠在接洽或設計規劃,預計未來幾年會陸續運轉。

    去年水律能源則在宜蘭與地方政府合作,於安農溪設置了一個小型的微水力示範教育機組,規模很小,只有1KW,但是陳谷汎強調,這個案子使用的是國產國造的阿基米德水輪機,是水律能源從15種不同的機組中比較挑選後,決定投入國產國造的機組。

    陳谷汎表示,阿基米德水輪機的轉速慢,「就是一個大胖子在那邊自己慢慢轉」,且水律能源會將機組的葉片鈍化,將對河川生態的影響最小化,此外阿基米德需要的落差小且高抗沙,綜合多項因素,水律能源決定投入這款水輪機的國產國造,「它是一個為了台灣的水域應運而生的水輪機組。」
    more
  • nownews_1.1.jpg

    氣候地形適宜 有望拚「第三大再生能源」_Nownews

    https://www.nownews.com/news/6097339?utm_source=recommend&utm_medium=RWD

    近年來小水力發電逐漸成為新興綠能開發選項,雖然開始開發的時間較太陽能、風力發電晚,預期可以為台灣帶來的發電量也不如上述二者,但是做為可以當作基載能源使用的綠能,且台灣的氣候地形條件適宜的狀況下,台灣小水力綠能產業聯盟理事長洪正中認為,小水力發電有望成為台灣第三大再生能源。

    記者甘庭嘉/專題報導
    2023-04-03 09:20:00|2023-04-03 12:20:16
    「第三大再生能源」從何而來,洪正中指出,台灣多山多雨,而水力發電需要的兩個條件,一個是位差、也就是從山上慢慢流下來的位能差,另一個是流量,這些可以轉換成電能,也就是水力發電,所以台灣的地理環境特性其實蘊藏著大量的水力潛能。

    洪正中進一步盤點,若將台灣適宜開發的河川來進行小水力發電,再加上農田水利系統、自來水系統、汙水排放系統等人工設施也裝設小水力發電,「全部加起來10個GW是可期待的。」



    ▲台灣小水力綠能產業聯盟理事長洪正中。(圖/記者康仲誠攝,2023.01.09)


    水律能源執行長陳谷汎說,他與合作的日本團隊全台灣各處踏查、分析之後,推斷台灣大約有2.6GW的小水力潛能是可以在短時間內開發的。

    無論是洪正中所述開發到極致有可能達標的10GW、或是陳谷汎較保守評估的2.6GW,最重要的是如何將台灣的水資源妥善的利用、包括拿來發電。

    小水力發展的重要性,除了開發更多的再生能源之外,很重要的就是去跟其它能源做互補調整。游景雲指出小水力不管是跟傳統的火力發電、或是風力太陽能,特性上都不一樣,「可以做一個互補的效果」,以台灣的再生能源來看,太陽能的特性是天黑之後無法發電,水力發電就要供應,而風力發電也會依據季節不同而發電量不同,所以發展小水力,可以讓國家的能源政策上「有一個彈性的互補跟調整。」

    陳谷汎說,台灣的水力發電歷史其實已超過百年,日治時期曾蓋水庫及水力發電廠,後來水力發電多是由台電了進行開發運營,然而相關的技術跟認知其實與國際脫鉤許久,台灣直到2019年通過《再生能源發展條例》才把小水力的正式名稱納入法規。

    陳谷汎指出,與國際脫鉤了這麼多年,讓台灣蒙受到兩個損失,除了錯失了讓水變成電的機會,也讓台灣在國際的水力發電供應鏈上沒有角色,「我們基於兩點去看這件事情,希望疼惜台灣的水、復興百年電力。」
     
    more
  • 水律能源承建 宜蘭縣首座微水力公民示範電廠啟動.jpg

    小水盟會員水律能源承建 宜蘭縣首座微水力公民示範電廠啟動

    小水盟會員水律能源承建 宜蘭縣首座微水力公民示範電廠啟動
    https://reurl.cc/10NQ8Q

    胡 照鑫
    2023年1月9日 週一 下午4:07


    匯流新聞網CNEWS資料照124230109a05


    匯流新聞網記者胡照鑫、劉宇軒/台北報導

    宜蘭縣三星鄉安農溪分洪堰微水力發電示範點8日舉辦啟動儀式,微水力機組建造商水律能源配合宜蘭縣政府、第一河川局、農田水利署宜蘭管理處及蘭陽發電廠等單位,籌備打造宜蘭縣第一座自發自用微水力公民電廠,並與分洪堰旁的冬山鄉柯林社區發展協會簽立合作備忘錄共同執行。

    這場活動由宜蘭縣長林姿妙、經濟部水利署第一河川局長董志剛共同主持,三星鄉長李志鏞、冬山鄉長林峻輔、縣議員林佩螢、能源局張群立科長、台大水工所林文勝博士、中衛發展中心黃騰瑩經理、天送幸福綠電公民電廠廖學毅董事長等人共同參與,台灣小水力綠能產業聯盟由秘書長馬川佳代表出席。

    蘭縣安農溪擁有豐沛的水資源,分洪堰水門右岸微水力公民電廠是利用蘭陽電廠發電後的尾水再次發電,一年發電量將近八千度,用於安農溪右岸自行車道LED地燈及平台景觀燈,並設置充電站供遊客使用。

    水律能源執行長陳谷汎表示,這座微水力公民示範電廠依據分洪堰水文條件,設置阿基米德水輪發電機組,機組為水律能源國產打造螺桿式的水力發電機組,具有耐磨損、轉速慢、發電效率高、耐洪災等特色,安裝面積小又能穩定發電,是對環境和水中生物友善的設施。


    匯流新聞網CNEWS資料照124230109a06


    近年來面對溫室效應造成極端氣候衝擊,推動節能減碳已是政府與全民需共同努力方向,參加啟動儀式的多位長官都表示,安農溪擁有豐富的水資源及生態環境,是重要地景資源及觀光據點,現搭配對生態衝擊低的微水力發電,從發電、微水力、灌溉,及到民生使用,充分發揮一滴水用四次的精神,並對微水力公民電廠可以連結當地社區,發展推動環境教育課程給予肯定。

    林姿妙表示,今年度更規劃開始進行全縣小水力潛力評估,推動於宜蘭大小河川,發展分散式能源並讓區域能源可自給自足,落實淨零綠生活行動。小水盟指出,喜賀台灣第一座微水力公民示範電廠成功建造,這是社區居民共同參與能源轉型,環境教育以及帶動地方創生重要示範,也是安農溪上小水力發電的起手式,河川小水力發電的潛力遠大於此,小水盟會員已在安農溪努力多時,樂見宜蘭縣能妥善發展河川小水力,未來成為能源自足並兼顧環保的烏托邦城鎮。

    新聞照來源:CNEWS資料照
    more
  • 安農溪小水力.jpg

    水律能源 啟動宜蘭首座微水力公民示範電廠

    1月8日假安農溪分洪堰水門右岸辦理「宜蘭水POWER安農溪分洪堰微水力」啟動儀式,為全台首座自發自用微水力環境教育示範場域,宜蘭縣政府於2021(110)年開始橫向連結第一河川局、農田水利署宜蘭管理處及蘭陽發電廠等單位,共同合作打造微水力發電示範點。
    此次示範計畫執行單位為冬山鄉柯林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同時也為柯林村村長林明義提到,社區和水律能源公司簽署MOU,依據分洪堰河流流域地勢開闊、水流速緩慢、水位落差小等水域環境特性,以「阿基米德水輪發電機組」設置發電,能得到的發電效率最高。
    水律能源執行長陳谷汎進一步說明水律能源打造螺桿式的水力發電機組,具有耐磨損、轉速慢、發電效率高等特色,安裝面積小又能穩定發電,是對環境和水中生物友善的設施。
    more
  • 安農溪.jpg

    宜蘭水POWER 打造全縣首座自發自用微水力示範場域 啟動

    https://ynews.page.link/Ziu73
    「宜蘭水POWER安農溪分洪堰微水力」啟動儀式,宜蘭縣長林姿妙、經濟部水利署第一河川局長董志剛共同主持。這是全縣首座自發自用微水力環境教育示範場域。(宜蘭縣政府提供)。ˉ

    在全球因應氣候變遷趨勢下,宜蘭為朝向淨零碳排目標邁進,以在地環境特色發展綠色能源,今(八)日在安農溪分洪堰水門右岸辦理「宜蘭水POWER安農溪分洪堰微水力」啟動儀式,宜蘭縣長林姿妙、經濟部水利署第一河川局長董志剛共同主持。三星鄉長李志鏞、冬山鄉長林峻輔、縣議員林佩螢共同參與。這是全縣首座自發自用微水力環境教育示範場域,在社區舞獅團熱鬧的表演中,民眾共同參與低碳環境教育健行闖關活動。

    縣長林姿妙表示:微水力發電為再生能源,有用之不竭、對生態衝擊低等優點,目前示範機組裝置容量九OOW,年可發電將近八千度,減碳量四千kgCO2e,第一階段先設置右岸自行車道二OO公尺之四十盞LED地燈及平台八盞景觀燈,並提供充電站供安農溪遊客可使用,因是自發自用型式,累積發電也可申請綠電憑證,今年度更規劃開始進行全縣小水力潛力評估,推動於宜蘭大小河川,發展分散式能源並讓區域能源可自給自足,落實淨零綠生活行動。

    宜蘭縣政府於一一O年開始橫向連結第一河川局、農田水利署宜蘭管理處及蘭陽發電廠等單位,共同合作打造微水力發電示範點,利用宜蘭豐沛的水資源,從發電、微水力、灌溉,及到民生使用,充分發揮一滴水用四次之精神,並連結在地柯林社區發展協會推動環境教育課程與遊程。機組透過水流轉動螺旋葉片產生動能、再轉換成電力,運用於安農溪右岸自行車道供應照明及充電站,可廿四小時不斷發電。

    近年來面對溫室效應造成極端氣候衝擊,推動節能減碳已是政府與全民需共同努力方向,宜蘭縣在因應氣候變遷行動上,已宣示一一四年減量百分之十、一一九年減量百分之三十,及一三九年淨零排放之目標,而宜蘭最具優勢的資源即是水,宜蘭環保局過去推動低碳示範社區計畫,已輔導近五十處社區落實低碳行動,也持續發展宜蘭在地水力資源及特色低碳教育課程,逐步打造淨零勁好宜蘭綠生活。

    安農溪原名電火溪,因水源主要來自蘭陽發電廠發電後的尾水,現今提供豐富水資源灌溉農田、安定農民生活,而改稱安農溪,安農溪生態資源相當豐富,周邊擁有湧泉及阡陌交錯之灌排水路,也是重要地景資源及觀光據點。此次示範計畫執行單位為冬山鄉柯林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同時也為柯林村長林明義提到,社區和水律能源公司簽署MOU,依據分洪堰河流流域地勢開闊、水流速緩慢、水位落差小等水域環境特性,以「阿基米德水輪發電機組」設置發電,能得到的發電效率最高。水律能源執行長陳谷汎進一步說明水律能源打造螺桿式的水力發電機組,具有耐磨損、轉速慢、發電效率高等特色,安裝面積小又能穩定發電,是對環境和水中生物友善的設施。

    柯林作為宜蘭低碳示範社區,曾獲得環保署「村里減碳行動」競賽優等,以水資源永續經營為社區推動環境教育主軸,也進一步與水律合作申請經濟部社區設置再生能源公民電廠計畫,希望以公民電廠形式發展,以社區為主體透過產、官、學共同合作模式,邀請社區居民參與能源轉型,帶動地方創生,提升社區居民及來訪遊客對於再生能源及能源轉型概念,逐步實現能源自主。
    more
  • LINE_ALBUM_202210水律能源展+日本訪台_221024-1.jpg

    高山多雨地理優勢,台灣「小水力發電」潛力高達 12GW

    資料來源:科技新報 Tech News  https://technews.tw/2022/10/24/small-hydro-phd-jsh/


    台灣多山多雨,超過 3,000 公尺以上的高山達 268 座,年平均降雨量約 2,500 毫米,為了保留且善加利用水資源,同時又能達到發展再生能源目標,「小水力發電」將是未來的重點之。水律能源也與日本資深水電公司合作,和日本小水力株式會社(JSH)攜手合作引入 20 年來的小水電開發與維運技術。
    JSH 在日本發展逾 20 年,目前水律已經與 JSH 跟 Rehart Power、CINK、HydroWatt 水輪機公司締結小水力開發與技術合作的多邊關係,提供一站式服務能力,逐步將國際主流小水力開發技術導入台灣實際案場。

    根據統計,台灣小水力發電可開發量約有 12G,相當於太陽能 72G 的裝置容量。水律 2018 年起即與日本團隊環島數圈,透過系統性的評估與分析,挖掘出台灣短期內可開發 2.6G 的潛力點。


    (Source:水律)

    JSH 社長半田宏文表示,台灣跟日本都是島國,且台灣超過 3,000 公尺以上的高山 200 座,日本只有 21 座,台灣年平均降雨量也僅次世界第一個印尼,相當適合發展小水力發電,認為一定可以蓋更多小水電。未來將把在日本多年來的技術累積、維修設備經驗,傳送給水律。

    那麼怎麼樣才算是「小」水力發電?按照台灣的定義,為透過河川、農田圳路或污水處理既有水利設施,設置容量小於 20,000KW (20MW)以下水力發電系統便是小水電,水律能源執行長陳谷汎指出,台灣小水力發電已開發 2GW,未來也將瞄準一般河川與農業水圳的場域設置小水電。

    不過目前台灣的小水力發電學習曲線才剛開始,半田宏文認為現階段重點不在於要開發多少容量,而是先設置第一座電廠,實際展開並傳承維運作業,包括小水電廠一年電廠檢修幾次、需要哪些零件,這些都跟選用的水輪機型有關。

    而水律除了與 JSH 攜手合作引入國外的水輪機,也自行開發可模組化推廣的「阿基米德水輪機」,目前一座水輪機容量約 2kW。


    對於新興技術,從案場開發到建置需要兩、三年的時間,所費不貲,但一座小水電通常規模可達 500kW,年發電量可達 400 萬度左右,目前水律能源開發中的小水電容量已達 30MW,平均一座小水力發電廠裝置量為 100kW~2MW。

    水力發電是碳足跡最低的再生能源技術,水輪機也是金屬結構、使用壽命長也不會耗能問題。半田宏文指出,水力發電是 24 小時持續發電,在同樣裝置容量的條件下,小水力一天的發電量估算起來為太陽能的六倍左右。

    JST 公司位於全日本日照最多的山梨縣,過去山梨縣山區一度「長滿」太陽能板,但太陽能板單位面積發電容量不高,要蓋一座具規模的太陽能電廠往往需要大量的土地,由於過於擾民,目前山梨縣已經下令禁建太陽能電廠,半田宏文點出,現在太陽能在日本反而是不受歡迎的,太陽能電價也都掉到 10 日圓以下。

    (首圖來源:科技新報)
    more
  • S__105791521-624x468.jpg

    好想去日本!台灣可學習日本靠小水力翻轉再生能源

    來源:TechNews科技新報 
    https://technews.tw/2022/10/24/taiwan-can-learn-from-japans-use-of-small-hydraulic-power-to-flip-renewable-energy/

    國門開放了,終於可以去日本玩!但你知道日本除了好逛好買之外,還是小水力發電的典範!近十年時間,從零開始將小水力發電拓展成為最主要的綠電來源,而台灣酷似日本的地形氣候,同樣有著得天獨厚的小水發展條件卻遲遲未開發。借助日本的經驗和技術,台灣是否能成為下一個小水電富翁呢?

    十年翻轉

    311日本東京大地震,是開始日本這十年中小水力快速發展的契機。

    20世紀中後期,水電一度是日本最大宗的電力來源,占總發電量的80%。但早期的大型水力發電因對環境的不友善,並不被歸類為再生能源。近年來,由於大型水壩開發對環境的影響和對淹沒社區的關注,加上全球凈零碳排的趨勢,大規模水電的開發受到限制,日本於是轉向中小水力的開發。

    日本做為一個水資源豐沛的國家,適合開發水力發電的地點非常多,當地人及政府也對這些分散的發電點寄予厚望,期待小水力一方面能提供當地的能源,另一方面間接創造當地就業機會和協助經濟發展。

    原本日本在再生能源發展部分是落後於大部分先進國家的,直到2011年3月11日東日本的地震、海嘯和隨之發生電廠事故,為全國帶來的經濟上及情感上的莫大打擊,加速了國內外對於電力來源的重新思考,促成日本能源電力結構政策的轉變。

    根據媒體報導,中興大學土木工程學系教授陳榮松曾指出:「本來日本收購發電是一度電10元日幣,為了讓民間願意投入,311大地震後日本政府將微水利收購電價,從10元調高為34元日幣,一口氣增加3.4倍。原本十多年才能達到的成本回收期限,一口氣縮短到五年以內。」

    截至2021年底,水力發電已經占日本電力供應的7.8%,在能源供應總量中占比並不高,但在18%的可再生能源中,水力發電占40%以上,是再生能源供電中占比最大。

     

    關鍵在政府

    日本的中小型水力發展在十年間暴風成長,主要的原因就是政府的支持。日本政府為小水力的開發設立了整套完整的系統流程,從規劃、建置到經營,都有完整的研究資料、相關的法律規範和統一的服務窗口。概略可以分為以下幾種:

    躉購制度FIT與FIP

    中小型水力發電雖是靠民間執行,然而為了應對經濟挑戰,自2012年7月1日以來,政府以「躉購電價FIT(feed-in tariff)」政策支持小水力發展,也就是固定期間內以固定價格向業者收購再生能源電力,透過提升中小型水電業發展的可預見性,提供業者機會也吸引投資方。日本2019年的小水力機組總容量達3,545 MW,約為其預估總開發潛力的34%。


    現在台灣也是有相同政策的,但價格跟日本政府所提出的保障不可同日而語。日本2021年度的躉購電價(不含稅)如下:200kW以下的小水電為每度34日元(相當於台幣7.5元),200kW以上且1,000kW以下的小水電為29日元(相當於台幣6.3元),1,000kW以上且5,000kW以下的中水力為27日元(相當於台幣6元),5,000kW以上且3萬kW以下的中水力為20日元(相當於台幣4.4元)。為了持續鼓勵民間針對再生能源的發展,日本2022年更進一步發布了FIP(feed-in premiums)升級版系統,即根據電力批發市場的銷售價格來訂定合理躉購價格。

    提供中小水力發電計畫及提供發電潛力點

    日本政府於2014年出版「中小水力發電計畫導引手冊」,內容詳細記錄在國內設置中小水力發電廠所需之所有條件,包含地點選擇、工程、設備、測量、經濟效益評估、經營管理方式及法規等。後續定期更新水文、量測等相關資料,以便企業在投入前能提高商業投入的成功機率。

    統一諮詢窗口

    日本將國土交通省(相當於台灣交通部)設立「小水力發電諮詢窗口」,並簡化相關申請程序、降低申請費用,以促進河川資源的利用,提供小水力開發所需之各項資訊。2016年3月,該單位出版了「小水電發電站設置指導手冊」,統整各項資訊給小水力發電業者參考。

    另外,政府也統一調查評估各地小水力發電裝置之發電量,並透過「土地改良長期計畫」(2016)將灌溉設施設置小水力發電裝置的利用率提升至30%以上,帶領各地方單位協助促進小型水力發電發展。

    台灣的機會

    台灣和日本分別是副熱帶和溫帶季風氣候,皆四面環海、山多地狹、雨量充沛,地理條件頗為類似。擁有豐富的水資源,小水力發電的關鍵因子H(位能)和Q(水量)條件皆符合需求:多高山(H)、多降雨(Q),甚至還有一個優於日本的條件──冬日不結冰。

    台灣3.6萬平方公里的面積上,有268座海拔3,000公尺以上的高峰。全島雨量豐沛,且水源終年不結冰。降雨空間分布則是山地多於坪地,東岸多於西岸,北部多於南部,本島多於離島。台灣年平均降雨量約2,500公釐,是世界陸地平均降雨量的305倍,但還是常有缺水的問題,主要是因為山高地狹,陸地留不住水。然而這也表示水的流量大且快,剛好是水力發電的理想條件。

    之前媒體報導,日本再生能源技術專家,同時是JAG集團海鈴(Seabell)公司創辦人兼董事長的海野裕二,來台灣考察時表示,台灣政府跟人民都還沒有意識到小水力發電的潛力。他說:「台灣具有極佳的高山地形,加上四面近海,豐富的森林生態建構出含水量極高環境,正符合小水力發電需要的高低落差與水量兩大要素。」他對於台灣優秀的小水力發電條件感到驚艷,同時覺得台灣過去沒有發展小水力發電實在很可惜。

    給台灣政府及政策建議

    台灣擁有如此優良的小水電發展條件,卻遲遲未開發,主要是礙於技術的挑戰及初期建設成本的門檻。若是政府能介入推廣、輔助,透過建設統一窗口、成立專責單位、分別依照不同工程訂定FIT價格等政策,讓更多人才願意投入這塊領域,台灣便有機會仿效日本311後的十年小水力翻轉,替這片土地開創再生能源的新篇章。

    (首圖來源:張書瑋)
    more